「那年夏天,我九歲-然後,我死了!」
在如夢似幻的夏夜裡,綻放於夜空的璀璨煙火,映照出
純真可愛的孩子們背後的陰影...。
被譽為早慧的天才作家乙一的出道作,以被同伴殺害的
小女孩為主角,敘述她的同伴在殺害她後,企圖隱藏其
屍體,而不為大人所查覺的故事。原本是件兇手為了替
自身脫罪而企圖毀屍滅跡的殘酷事件,但整個過程卻彷
彿一場歡樂刺激的遊戲,孩童的純真及殘酷的事實交雜
在一起,構成一幅趣味橫生卻略顯詭異的夏日風情畫。
正如曲辰在導讀中所提到的,乙一的作品中充滿一種與
現實剝離的無機感,以輕快活潑的筆鋒描述完全相反的
殘酷事物,其間所流洩出的違和感或許正是乙一的特殊
風格。
作品中阿健以一種遊戲的心態享受著藏匿五月屍體的過
程,這讓我想起似乎是在東野圭吾的湖邊凶殺案中提到
「孩子們有時比大人還要殘酷!」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天真懵懂的孩子們不會做出殘酷的行
徑呢?或許事實恰巧是相反的,正因為孩子們的天真而
使的他們對於自身的所作所為缺乏了同理心的感受,然
而對於擁有同理心的大人們,是否就意味著隨著歲月的
增長或是社會的歷練而使得人性變得更加美好?我想應
該沒有人會同意這樣的說詞,那麼理當被社會所污染的
成人們未何會較純真的孩童們更容易擁有同理心呢?我
想問題的癥結在於同理心的建立本身不見得是出於先天
的善意,而是在社會上生存進化發展出的結果,今天我
們對某些遭遇困難的人伸出援手,潛意識裡則期待著當
我們遭遇困難時也可以得到同樣的回報。世故同理心所
建立的互助心理說穿了也不過是社會結構下的產物,只
是大眾替它加上善意的糖衣而加以鼓吹罷了!而孩子們
的自私也僅是在社會化不足的情況下,目光短淺的表現
人性而已。
有人覺得孩子們彷彿生著翅膀的天使,但翅膀並不只是
天使才有的...。
- Apr 20 Sun 2008 15:16
夏天 煙火 我的屍體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