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編自東電OL殺人事件
事件簡述 節錄自http://blog.yam.com/ayatsujifan/article/5141253
暗黑館的儲藏室
1997年3月19日下午5點半左右,在東京都澀谷區圓山町一棟叫做「喜壽莊」
的木造公寓,發現任職於東京電力的女性上班族渡邊泰子(39)被勒死的屍
體。經過警方的調查,發現泰子在字1991年便在圓山町與道玄坂周邊一帶賣
春,1996年起加入應召站。泰子畢業於慶應大學,畢業之後進入東京電力工
作,到被殺害為止,她的頭銜是「副長」。所謂副長的階級約等同於一般公
司的股長,但是東京電力的副長年收可超過一千萬日幣,這也表示泰子並非
因為經濟壓力才選擇賣春。但是她在公司工作的十幾年來,一向打扮樸素、
不與其他同事往來,因此事件發生之時,周遭的人都非常驚訝。但是,在公
審進行期間,卻發現其實泰子的母親知道她在賣春。
泰子在賣春的六年期間,有許多非常詭異的行徑。例如,公開在戶外小便、
拿著空啤酒瓶像酒店換錢、在賓館的床上大小便等等。許多圓山町一帶的人
都曾經目擊泰子挽著不同男性的手在街上行走,事件現場的「喜壽莊」也是
泰子用來接客的場所之一。
1997年5月20日一名非法居留的尼泊爾籍男子,因殺害泰子的嫌疑遭到
警方逮捕,但是此名男性堅稱自己並非兇手。第一次審判時,東京地方法院
裁定證據不足無罪,但是日本警方卻以種種原因將被告留在日本,並提出上
訴。而高等法院則推翻一審判決,改判有罪。目前,被告仍舊被羈押在日本
,無法回國。而被告的律師團依然宣稱被告無罪,採取各種途徑奮鬥中。此
案件也被視為日本外國人冤獄的代表案件。
事件發生之後,因為泰子的白天和夜晚的身份落差太大,日本舉國嘩然。
關於泰子的謠言滿天飛舞,八卦雜誌、節目更是不負責任地妄加揣測,糟蹋泰
子與其家人的隱私權和名譽。
在扭曲的社會氛圍下被扭曲的心
一場自我毀滅的報復
我思索了許久才找到這稍覺貼切的標題來形容佐藤和惠這個
角色的悲劇...。這是我第一次閱讀被譽為黑暗小說界女王「桐
野夏生」的作品,在宛如羅生門的情節當中,在瘋狂晦澀的自白
裡,我耐著性子看完這本彷彿娼妓手札般又像是一個憤世嫉俗的
女人的自言自語。老實說,這是部主觀意識濃厚又稍嫌乏味的作
品,但在合上書扉的剎那,我感受到一縷深沈的悲哀。不論是主
角本身、百合子、和惠乃至書中其他角色都是以男性為主體的社
會價值觀下的犧牲品,她們用盡了不同的手段去與主流價值觀對
抗或者試著去順應這樣的世界,但最終都步上異常的道路。
我想贏,我想贏,我想贏。我想拿第一,想受人尊敬。
和惠自孩提時代便被父親灌輸了過於單純的價值觀,而他的
父親之教育方式無疑是為了對和惠進行完全的掌控,在家中創造
了一個小型的階級社會來強化和惠的信念並鞏固自身的權威。然
而在和惠進入Q 女高後,他替和惠建立的烏托邦樂園首次面臨挑
戰。不可思議的是,和惠的信念並未因此被摧毀,它反而以一種
畸形的方式演化。和惠繼續堅持她原有的生存方式,那頑固且過
度理想化的人生觀,她以一種異常遲鈍的態度回應他人的歧視與
排擠,彷彿將自己置身於另一世界,一個毫不在乎他人眼光的夢
境,沈浸於自我陶醉的意識中。直到她迷戀上木島高志,對於木
島高至的情愫將及對於百合子的極度使她夢想的世界與現實展開
了聯繫,他開始被主流價值觀侵蝕,她也希望能獲得男性的青睞
,然而百合子的美貌即與高志的形影不離對她造成巨大的衝擊,
畢竟百合子如同怪物般的美貌不再是她單憑努力便能趕上的,她
認定木島是被百合子亮麗的外表所吸引,這誤會令她感到徹底的
絕望。在她過去長久保持的單純價值觀崩解後,可想而知的,她
的反應自是無比的強烈。於是她異常了,從跟蹤狂到厭食症,她
幾乎已瀕臨毀滅的邊緣。所幸不久之後,百合子與高志因退學而
消失在眼前,她漸漸回復到原本的人生。儘管和惠幸運地在第一
波衝擊下存活下來,但她並未因此改變過度理想化的生存方式,
這似乎也預示了再進入更加殘酷不公的都市叢林後破敗的命運。
如果這就是現實,那我寧可活在稱霸世界的夢中
和惠義無反顧地一路前進,從Q大到G建設,直到她遇到了職場上
的挫折,發現到女性永遠無法被認可的事實。於是她化身為妓女
,這是一場對社會的復仇也是對她渴望的自我救贖。她藉由逾越
社會道德規範的方式來強化自身的獨特,而達到一種不切實際的
自我肯定,然而這樣的行徑卻換來更大的空虛,而她也漸漸上癮
,自身構築的夢想就如同迷藥般,愈吸愈多,愈加無法自拔。另
一方面,這也是和惠報復她那可愛又可恨的世界的方式,雖然和
惠沒有明確表是她在與男人交歡前總是先表露她是所謂的社會菁
英份子,但這正是藉由踐踏主流價值理所崇拜的事物來行使的復
仇!職場菁英與低等娼妓的融合,描繪出一幅衝擊性的矛盾形象
,在無止盡的墮落過程中,她遇到張,一個同樣在絕望之谷爬行
的人,她白天的身份已不再重要,他們倆都深處地獄而產生結合
與共鳴。諷刺的是,當和惠在痛恨這個世界的當下,她也渴望被
這個世界所擁抱,她同樣希望得到男人的溫柔對待,只是在矛盾
交織間,在自我催眠下,她所呈現的一切都異常了,而最後粉碎
了她的人生...。
桐野夏生細膩地描繪出了不僅是和惠還有女主角及百合子心緒的
微妙變化,以及她眼裡的日本社會。雖然她呈現的手法十分主觀
,但也具備了一種獨特的感染力。而這本小說中所表現的還有主
角本生以及百合子對於這樣扭曲的社會之對應之道,雖說皆以悲
劇收場,但還是有許多討論的價值,就留待來日再來探討。而此
作中也巧妙地處及敏感的外國人問題,雖說依然是桐野單方面的
看法,但也可稍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