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電影版的「嫌疑犯X的獻身」上映後,似乎獲得不錯的評價,
看來又會掀起一波東野的熱潮!
不過說到東野圭吾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卻是第一二五屆直木賞
入圍的「單戀」。一直以來,東野是個不畏懼討論爭議性話題的作
者,而單戀中涉及了有關性別的議題,令人贊嘆的是,東野提昇了
思考的層次,進而對性別的意義做出更廣義的註解!

我是男人,為何被禁錮在女人的軀殼之中?

哲朗與昔日好友美月無意間相遇,但此時的美月卻已變身為男子...
且坦承犯下了一起凶殺案,但在哲朗打算協助美月時,
她卻不告而別。而為了追尋美月下落的哲朗,
卻發掘出更深層的秘密...

嚴格來說,單戀中對於同性戀並無太多著墨,而主要是針對性別認同
障礙者的部份來做討論,故事中也出現了真性陰陽人的角色。
而多元化的角色也增加了東野獨特觀點的泛用性,
「性別認同障礙者究竟是異性戀或同性戀?那陰陽人呢?」
這是一開始東野拋給主角以及觀眾的問題,而後引伸出相當有趣的
結論。

「所謂的男女,就像處在梅比烏斯環(mobius ring)的兩面,
意味著沒有絕對的男女,每個人都可能隨著時空心境的變化,而
逐漸移動至另一面。」
簡單來說,除了生理上的構造無法克服外,每個人在心境上都可能是
男人或女人,而所謂心境上的男女區別則是源自於社會上的刻版印象
對性別所加諸的定義,也就是說,除了外觀之外,社會本身對於男女
在性格、舉止、打扮、職業等等,皆已存在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在性
別認同障礙者心目中對於異性軀殼的渴望,多半僅是建立在「想要從
事那樣工作,想要過那樣的生活甚至是喜歡那個樣子」而已,而要到
什麼時候,我們的社會才能接受些特質出現在不同的人身上呢?

故事中,哲朗翻開金童劇團的小冊子,標題是
<我們該背什麼顏色的書包>
「多人相信血型算命...但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卻不會按照血液給予
人差別待遇。他們認為即使血型不同,大家同樣是人...那麼,為何許
多人受到性染色體的束縛呢?他們為何不能認為,無論是XX或XY,
乃至於其他的型態,大家同樣是人呢?」

故事的最後,哲朗提到許多人都沒有察覺到自己身處於梅比烏斯環上,
持續著單戀。

而有時單戀的對象,更不一定是外在的他或她,而是理想中自己在他或她
之前應有的樣子......。單戀的終結或許不在於性別或社會上的認同,而
是來自於能夠認同自己身為人的價值。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okesyang 的頭像
stokesyang

stokes的回憶錄

stokes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